返回顶部
一个多星期前,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稿)。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5%左右。
于是,不断有人问我:“你认为这一目标能实现吗?”
我回答说:“不知道。不过我知道2017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200万辆的目标估计实现不了。乐观估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在120万辆左右,比去年125万辆持平或微跌,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实在找不到明年销量可以比今年增长70%的理由。”
其实,依我看,汽车行业主管部门根本没有必要设定一个汽车年销量的目标。过去近三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设定的年销量目标从来就没有准过,2017年中国汽车年销量干到2888万辆,过去做规划时谁想到了!没有。
那么,汽车年销量最终谁说了算?市场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回头说为什么现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完不成?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还不买账。应该说,为了迅速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主管部门费尽心思,该使的劲全使上了:补贴最高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少的几万元就可以弄一辆;限牌的地方新能源汽车不限牌;还有强制公务车、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等等⋯⋯,结果,还是不能如期完成目标。
消费者不买账的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冬天或夏天续航旅程太短、大多数人充电不方便、相对来说价格偏贵、还有安全性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技术攻关,而技术攻关,不是仅靠投点钱马上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即使院士、专家们找到了解决之道,还有技术大批量生产使用时的可靠性问题、成本问题等等。
我相信,从方向看,电动化是发展方向,这些问题最终也能得到解决。但商业化时间多长?我估计没人说得准。
不仅汽车年销量主管部门说了不算,新能源汽车最终哪条技术路线能胜出?我想也是市场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过去我们起初在规划干新能源汽车时,为了不让掌握混动技术的丰田、本田等日系车赚大钱,将普通混动技术排斥在外,提出了三条技术路径: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现在来看,消费者就是喜欢不需要充电的普通混动,日系车在目前市场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还逆势上扬,普通混动功不可没。我估计补贴完全退坡之后,新能源汽车将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混合动力汽车好卖,二是中小型纯电动汽车好卖。
除了年销量和技术路线主管部门说了不算外,新能源汽车企业最终谁能活下来继续干?也是市场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想当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费了好大的劲弄了一个《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前后为十六家发放了准入证。但结果现在干得如火如荼的广汽新能源、蔚来、小鹏⋯⋯等均不在其中,而是借着集团或别人的资质在干,而那些获得资质的企业大多数已经没了什么声音。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明一个观点:汽车行业管理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管理方式,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我看来,就是“依法管车”,实行“型式认证制度”。所谓“型式认证制度”,就是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长期实行的汽车管理制度。谁都可以生产汽车,也不管你采用什么技术路线,但你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一是要达到安全、排放等多项法规要求的标准,二是生产质量要一致,三是对成车进行检查,安全、环保等不合格的要立即召回或停止生产。
关于建立“型式认证制度”,我们国家1994年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六条就曾提出过,如今25年过去,尽管我们在汽车行业管理上进步了不少,但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那个套路在管理汽车,而且“婆婆”还越来越多。你说要真正改革有多难!
但再难,我们也得改,不然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汽车强国梦”如何实现呢?
来源:老孙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