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鼓励政策能撬动需求吗,听听消费者怎么说

中国汽车报2020年05月

4月、5月,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层出不穷,对车市的重启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消费者看来,当前是否买车,政策红利下的优惠措施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消费者如何看待当前的刺激政策,对未来政策有何期待,是市场需求端的真实反映,也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鲜活、一手的事实依据。我们采访了全国多座城市的多位消费者,倾听他们对于当前政策与市场的看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车市的真实情况。


当前,提振内需已经成为头等大事,全国各地纷纷发布各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在国家层面,推出了推迟国六标准实施、淘汰国三汽车给予补贴等措施。在地方层面更是百花齐放,有的地方直接给予购车补贴,如广东等地;有的地方则是放宽限购措施,如上海。

刺激政策遍地开花


4月23日,上海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新出台的《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在扩大汽车消费方面,上海市将采取三项措施:一,鼓励老旧汽车更新。对于2020年底前转出、报废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同时购买符合要求的国六排放标准汽车,给予每辆4000元的补贴;二,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对2020年年底前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给予5000元充电费用补贴;三,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小客车牌照额度投放。


其中的重头戏是第三个,直接增加4万个购车名额。对于上海这样的已经实施限购多年的城市,确实是一次诚意满满的刺激措施。


北上广深,国内四个一线城市,除上海以外,广州和深圳同样也在逐步放宽汽车限购政策。2019年5月,广东省就出台了《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提出9个方面29条具体举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将逐步放宽广州、深圳市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扩大准购规模,且其他地市不得再出台汽车限购规定。


四去其三,现在只剩下北京按兵不动了。5月14日,北京市丰台区发布了《关于召开购车补贴工作说明会的通知》,虽然只是在北京市一区范围内实施的补贴政策,但这也将意味着北京市刺激汽车消费的帷幕或将逐步拉开。不过,作为一宗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汽车消费在稳定经济走势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眼下,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但在居民收入因疫情受到极大影响的大环境下效果如何,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情况下,消费者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刚需购车释放明显


“上个月车牌拍中了,来买车。现在感觉上应该是政策上的最佳购车时期,我们也是趁着这个政策红利期过来看看,希望“五一”前经销商能有大优惠。”家住上海的张先生一家连续参拍四轮车牌,4月终于拍中。对于这个结果,他喜出望外,赶在“五一”前到4S店订下了一辆心仪的汽车。


据张先生介绍,购车完全是出于刚需,此前自己一直租用车辆,但随着孩子上学后,用车频率增多,再租用车辆,在经济性上负担较大。于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便成了他家的刚性需求。自从拍中了车牌,他就提高了到4S店看车的频率。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年后冷清的4S店开始逐渐热闹起来。据他观察,进店看车的人有像自己一样因为拍中车牌来买车的,也有原本就打算买车、换车的刚需客户,而且他们中绝大部分是看准了近段时间不断推出的购车补贴政策,趁着政策与优惠纷纷前来探店。“这段时间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同事换车或者买车,趁着有补贴抓紧下手购车的人真是不在少数。”张先生说。


“除了传统刚需回暖,受疫情影响,‘没车不行’成为部分消费者的购车原因。”一家哈弗品牌4S店销售人员说,“这部分需求促使近期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年轻人普遍喜欢哈弗F7、H4,而传统车型哈弗H6则更受中年人欢迎。”


张女士今年30岁,住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工作地在20多公里外的朝阳区团结湖,她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疫情以来,考虑到公共密集场所的感染风险,急切需要买辆车。”张女士说。


今年40岁的郑先生同样由于交通原因决定购买第二辆车。郑先生说:“我每天送完爱人后再去上班,但我们俩的工作地点不是一个方向,很不方便,所以一直准备再买一辆车,又正好刚刚指标中签,所以就立马下手了。”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缓解,以及各地复产复工的进一步推近,5月各地经销商门店基本恢复了正常状态。虽然国外疫情的加剧,对国内消费信心仍有影响,但疫情过后出行的刚性需求对车市拉动效果明显,加之各地促消费政策的推出,暂时弥补了消费信心不足的影响。另外,国内成品油价格处于低位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有利于促进车市消费。

刺激消费更要提升购买力


曲先生和妻子刚刚结婚一年,都在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上班。原本公司放假到正月初八,由于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先是宣布延期复工,紧接着就宣布降薪30%。非生产人员在家办公,虽然也是正常上班,但由于疫情影响被降薪30%,所以收入大打折扣,这时候夫妻俩在同一家企业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刚刚结婚不久,婚房还有不少贷款,银行每个月的还贷金额并没有因为疫情而降低,所以压力相比之前大了不少。原本计划今年中下旬买辆车代步,毕竟买了车不论是回老家还是从家里到公司上班都能方便不少,但收入降低后消费就直接被压缩了,购车计划暂时放缓。以后买不买车具体还要看这次疫情影响持续的时间,如果薪资能够很快恢复,再加上最近出台的各项购车补贴政策,那么年底购车还是勉强能够实现的。但如果这次疫情影响超过一年甚至更久,那就得勒紧裤腰带想想办法了,毕竟指标不等人,补贴额度也是杯水车薪,而且买辆车需要的不仅是购车款,加油、保养、停车都要花钱。


事实上,对于购买一辆动辄十几万元的大宗消费品而言,千余元的利好政策起不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优惠奏效的前提是消费者要先有想购买汽车的需求。无论是由于经济下行还是今年疫情的重挫,消费者都捂紧了钱袋子,持币观望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部分消费者的购车“迫切性”,很难因为这一点点补贴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前几天,有数据表明中国有将近5亿人没有存款,可见未来扩大汽车消费难度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抛出一个香饽饽让人们嗅味而来,更有用的还是尽可能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如创设新消费场景,利用金融策略改变拥车模式,比如以长租、以租代售、分期租赁等方式来缓解消费者的付款压力。4月28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最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业务,加大支持力度。


有分析人士表示,提升汽车消费能力,本质上要摸清老百姓的消费水平进而进行刺激,在消费者囊中羞涩时进行刺激,政策只会打在棉花上,并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目前市场销售看,刺激还相对有效。但是除了补贴消费者金钱外,是否还能通过其他方式提振汽车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政策刺激落脚点在何处,如何制定政策救市的侧重点,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但最为关键的是,只有刺激消费才能挽救车市的观点并不正确。

报复性消费难觅踪影


张山是一位经营被褥、枕套等床上用品的批发商,生意规模不大,在河北唐山一座家纺城租了三个门面,日常主要业务是零售和给下面的十多个乡镇级网点供货。大年初五,早晨刚刚迎接完财神就收到有关部门通知,为控制疫情所有非必须类商户禁止开业,刚刚有一丝暖意的市场又因为这次疫情陷入了冰封。如今,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他的铺面才刚刚得以恢复营业。按照以往的规律,春节过后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到来,自己的店铺原本都会出现一波购买的小高峰。但现在小高峰没有了,房租、库存、人工社保等成本却一样不少,所以因疫情停工期间的损失不小。


“去年生意还挺好,给下面乡镇送货量挺大,所以原本打算等开春之后添置一辆类似福特全顺这样的汽车,以替换开了好多年且空间捉襟见肘的五菱宏光。买车这件事考虑了很久,其实干我们这行最适合的车型是小型厢式货车,但无奈我只有C1驾照,生意小也请不起司机,所以买了也不能开。后来看到有做生意的朋友买了全顺,就觉得这车很好,拆掉后面几排座位就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来拉货,售价也不算贵。但今年一开始就遇上疫情,买车的计划受到影响,就算有补贴,经过疫情几个月的折腾,手里实在是“钱紧”,换车的事儿恐怕得再等一等了,至少等疫情结束之后再看下半年的生意情况吧。”张山无奈地说。


在疫情影响下,像张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的人不在少数,收入锐减,甚至直接失业。残酷的现实使他们即便在多项积极消费的补贴政策落地的情况下,仍难以落实买车、换车的计划。

中国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各行各业都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复工复产已经全面铺开,人们已经不需要相关部门的催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恢复生产。但有意思的是,不少专家和学者普遍持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消费者经历了一场疫情,劫后必将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的高潮。而遗憾的是,至今报复性消费难觅踪影。


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辉煌的时期。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变了,汽车消费难上加难,今年又遭遇疫情,更加艰难。中国车市从2019年就已经呈现下滑趋势,各大汽车经销商都呼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汽车消费,疫情情况更加糟糕,但是加速了政策出台力度与速度。


从目前看,刺激效果并不明显,也没有出现车市的“报复性消费”,这当然是跟汽车消费本身有很密切的关系,作为大件商品消费,购买的过程中会考虑更多的因素。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具有低频、客单价高、决策链条长等特点,短期内很难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报复性消费”。疫情过后,人们的储蓄意识加强,消费也更加理性务实,同时汽车产业供应链问题也将在汽车制造的逐步恢复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


沈晖的总结很到位,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的收入呈现下滑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失业率再次上升就是一个征兆。没有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怎能支撑汽车消费进一步放大?

“输血”并非惟一救市灵药


汽车消费有其周期性,中国汽车消费经过多年快速增长,目前正处于调整期。从去年开始,多座城市的汽车限购就已在放松。贵阳直接取消限购,广州、深圳增加摇号和拍牌指标。3月20日,广州市决定再次增加指标。不过,这些政府补贴远远没有汽车企业的让利多。这两年,不少车企为了刺激销售,都在调整价格。市场竞争激烈,有一些车企由此亏损,价格下跌的同时,销量却仍在下降。

疫情之下,汽车消费更是雪上加霜。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国家层面没有强力的刺激政策,预计今年车市零售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跌幅,超过此前预期。

当然,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此次疫情让一部分消费者更加迫切地想拥有一辆私家车,如果没有私家车,在此前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受限的情况下,可谓寸步难行。此次汽车限购进一步松绑,有望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回暖。

不过,除了去年持续至今的汽车消费低潮期外,汽车消费刺激还需要对抗另一个困境,就是今年疫情带来的消费能力下降。这两个困境中的任何一个都不那么简单,所以还是要对刺激的结果保持谨慎乐观。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者在收入预期减少的情况下,是否还敢于消费?如果收入减少还要消费,就要不断加杠杆,这种冒进消费是否会给金融资产带来隐患?因此,根本的出路还是提高消费者收入预期,让汽车行业慢慢恢复。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除了应该及时地推出响应的购车补贴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外,积极推出并投放符合疫情之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对于扭转疫情影响下的销售颓势。收入预期下降、缺乏安全感的以后市场,消费者性需要一辆安心、安全、可靠的汽车。

相关推荐
比亚迪推移动充电服务,一度电30元国内60分钟可达
想入手一辆二手车,考虑之下,真的是很没面子吗?
拿什么提升自主品牌尴尬的保值率?
车圈快报丨第065期丨20191021
AITO问界新M7大五座到店襄阳 下订2000抵8000 试驾送好礼
带你乘风破浪 归来仍是少年 新CR-V凭何成为紧凑SUV“常青树”
车圈快报丨第090期丨20191128
生产地在中国 DS 9 将于8月6日中国首发
新车来了丨第183期丨20200717
​让皮卡流行起来 长城炮柴油8AT上市发布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