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常见的补胎方式有哪些

汽车之家2020年11月

轮胎就好比车辆的脚,是日常使用中与路面接触最多的部位,难免会遇到扎胎的情况。那么扎胎后都有什么补胎方式呢,应该选择哪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下这个话题。


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补胎方法有贴片补胎、热补、蘑菇钉和补胎液等。


1、贴片补胎

贴片内补法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需要去专业店里将轮胎从轮毂上扒下来,根据破损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贴片,并且效果不错,安全系数也很高。但是修补时需要分离轮胎轮毂,比较费时,并且补胎完成后需要进行动平衡。完成胎内修补后,从轮胎表面来看,原来的破损还在,雨水泥沙等还会通过损伤处腐蚀轮胎,对轮胎的钢丝层和帘布层起不到保护作用。


2、热补

跑长途在国道省道的路边随处可见“热补或火补”的招牌,这个更适用于大货用的斜交线轮胎上。步骤和贴片内补法大同小异,也是将胶片贴附于洞眼之上。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加热步骤,需要用专业的热补工具把贴上去的胶片加热压紧。热补的效果其实并不差,但为什么使用不多呢?因为与大货车相比,私家车轮胎一般都薄,加热不当,温度过高,对轮胎会有损伤。


3、补胎液

补胎液补胎是非常方便的,一般车主自己操作即可,不过这种方式是属于临时性的,可以支撑到我们找到补胎店去修补。补胎液的成分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使用后轮胎内会有残留液体,多少会影响到轮胎动平衡,对二次补胎也会有影响的。


4、蘑菇钉

蘑菇钉补胎就是贴片补胎的进化版,除了贴片外还增加了杆状橡胶来对轮胎外部进行保护,补的时候同样需要“扒胎”,然后让蘑菇钉的根部从轮胎内部穿过被扎的部位。再把露在外面的多余部分剪掉。最后将“蘑菇头”用专用胶水粘在内部,这样无论是轮胎表面还是内部都彻底封牢了,比普通的内补贴片效果好。

蘑菇钉虽然效果好,但也不是没有局限性。被扎穿的伤口必须垂直于胎面,另外对于一些伤口较小的损伤进行蘑菇钉修补还需要将原有的伤口扩洞,反而有些得不偿失。


补胎后一定要做动平衡

做动平衡的目的就是消灭轮胎、轮圈在转动中产生的离心力,当一个物体的质量相对轴心分布不均衡,那么在转动时会产生离心力,严重的会使整个车身产生抖动。


相关推荐
长安发布全新战略 阿维塔首款产品亮相
如今北京公路上的女摩托车骑手越来越多,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4.20-26襄阳云车展沃尔沃3年0息!7万元就能开回家!
日产标没了!全新帕拉丁官图发布
补贴后售12.13万起 比亚迪元Pro上市
两大政策打乱了今年车市运行节奏,希望明年这一幕不要重演!
一启渔乐·启辰大V盟 欢度襄阳盛夏奇妙夜!
车圈快报丨第124期丨20200410
五步助你识别“调表车”
新车来了丨第111期丨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