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6月10日晚,应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的邀请,本人主持了一场关于“中国二手车市场变革与探索”的线上论坛,与来自广汇汽车、安徽汽贸、威佳汽车、平安银行、柠檬好车、汽车之家等单位负责二手车相关业务的一线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通过这次论坛,我收获了不少新的信息:会后,我又专门对全国部分重点城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与二手车市场进行了调查。
这些信息汇总后,我得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论:二手车增值税由2%减至0.5%实施两个多月了,这个被业内视为重大利好的政策,竟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来消受!(可能调查不完整,或许有个别企业)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我看应从二手车行业外部的政策实施环境和行业内部的经营环境来分析。
先看二手车外部的政策实施环境,其包括工商、税务、交管等行政执法部门管理方式的变化。
二十年多来,政府有关部门对二手车行业的管理方式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集中交易、集中监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3以上的城市,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对二手车行业的管理模式是,将所有二手车经纪公司集中在一个大的交易市场里经营,工商、税务、交管等部门派出相应机构驻场,为交易各方提供服务,同时实施监管。
现在,由于二手车减税新政的出台,一些汽车经销商集团或二手经纪公司准备转型干二手车经营业务,这对政府有关部门过去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首先,工商监管(市场监管)。对于想干二手车经营的公司来说,现在想拿到经营资质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具备相应的硬件、软件条件就可以了。但对工商或市监部门来说,如何管理交易市场外的经营行为,是一个新课题,至少需要重新弄一套流程。如果没几家企业干经营业务,投入这么的大力量弄,肯定需要好好想一想。
其次,税务监管。其主要是发票管理,现在主要是由二手车市场主办单位来干这件事,由它代开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单位、单位对单位、单位对个人等各种类型的发票,它干得很顺手,税务部门也很放心。可现在交易市场外有了经营公司,经营公司到哪里领发票、怎么开发票、怎么管理,税务部门也得重新弄个流程。
第三,临时产权证。现在二手经纪公司无论干多大,表面形式上都是干居间的“中介业务”。现在要干经营业务,那收上来的车必须先挂在经营公司户头下面,还原二手车的“商品属性”。如果经营公司没有临时产权证(临时牌照),怎么挂?现在二手车的主要来源是北、上、广、深等一、二线限牌城市,难道要给这些二手车经营公司每家发一些临时牌照?如果发长期的临时牌照,就等于给了免费牌照,现在摇号这么难,谁敢开这个口子?退一万步说,即使某个城市拿出几千或上万个临时牌照支持二手车经营公司发展,这些牌照怎么分配?
这些问题不解决,二手车经营公司基本上就没法干,它干不了,你减这个增值税又有何用?
再从二手车行业外部的经营环境来分析,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二手车交易从“隐性”回归“显性”之后,规范是规范了,但成本是否控制得住,经营公司能否在与经纪公司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现在市场的真实情况是:二手车经纪公司干着二手车经营公司的活,但基本上不交税。其优势是机制灵活,市场反应速度快,存在的问题是做不大。如果干二手车经营公司,收车、整备、卖车各个环节分干,看似流程规范了,销售收入也可以入帐了,但一是成本无疑会大幅增加,二是会失去原有灵活的快速反应机制。
在这次线上论坛的讨论中,有嘉宾提出,汽车经销商集团或4S店开展二手车业务可以通过厂家的支持等来获得一些成本上的优势,比如与厂家相关的网约车、出租车公司产生的批量二手车车源直供4S店、提供二手车置换补贴、为二手车提供后续维修保养服务等。但在我看来,这些基本上也不可能:二手车置换补贴过去一直有;至于厂家直供二手车车源,目前只是一个想象;为二手车提供后续维修保养服务也是一个“自我陶醉”的想法,质保期过后,自己卖出的新车维修业务都在流失,何况卖出去的二手车?
所以我的基本看法是:即使在非限购城市开展二手车经营业务,目前也没有什么大戏。
什么时候可以做?过去我一直说需要两个前提:一、新车价格基本稳定;二、汽车的维修记录网上可查询。在这之前,目前这种“集中交易、集中监管”的二手车市场内的经纪公司模式,对各方来讲是最合适的。
有人说,这个模式太落后,严重阻碍了新车市场的发展?那我请问一下:你现在开一辆车去4S店做置换或者去二手车市场想卖掉,有卖不掉的时候吗?现实是:不仅能卖掉,别人还将你当成爷。
既然二手车能顺利地卖掉,怎么能说它妨碍了新车市场的发展呢?
来源:老孙论车